兄弟姐妹间家暴如何面对,以及,少年酗酒会导致成年焦虑|WEEKLY

浏览:216次 发布日期:2019-03-19


欢迎来到「简单心理WEEKLY


这里有新鲜事的心理学解读


和心理学的冷门小知识


给你一些观察世界的新鲜视角



01

 “眼神” 

面对面交流却不敢直视对方眼睛,怎么办?


  

俗话说得好啊,眼睛是心灵的窗户。和人交谈的时候,如果你不敢看对方的眼睛,进行灵魂对灵魂的深层交流,你可能就会被人诟病什么“缺乏信心”“不可信任”。可是对于有些人而言(比如我),就是讨厌看别人的眼睛啊(掀桌),这能有什么办法!


最近,澳大利亚的一项新实验证实,与人面对面交流,不必直视对方的眼睛,你也可以盯着Ta的嘴。


被试们分成了22组,一组需要在交流时直视对方的眼睛,而另一组则盯着对方的嘴巴。之后呢,两组人回答了两个问题:1. 在刚刚的对话中,你认为眼神交流的频率有多高?2. 你有多享受刚刚的对话。


结果显示:两组被试感受到的眼神交流数量是相同的;而且,他们享受对话的程度也是几乎一致的。



这说明,即使聊天时你盯着对方的嘴巴,对方也会有一种你在和Ta进行眼神交流的错觉。这也说明,在自然对话中,对眼神交流的感知主要是由“相互注视”的程度驱动的,而不是“实际眼神接触”的程度。


下次和人对话的时候,不如放心大胆地试一试!盯着对方的嘴巴,默念:我正在看着你,看着你,目不转睛~

  


02

 “好友数” 

微信好友数量,能代表一个人的社交能力么?


3月10日,某财经政法大学的多名学生微博上爆料:在《社会化媒体运营》的课程中,任课老师要求学生加微信好友,并以新增好友人数计算平时成绩:加到1001及格,加到1667个满分。


大家纷纷吐槽加好友加到头秃……


这样的课程要求引发了不少争议,有人说这课是社会化运营,这样的作业合情合理,也有人吐槽这要求堪比微商卖货。


也有不少人开始比较各自的微信好友量,有的说1000多个算不了什么,也有的说自己就100多个好友,也挺好。吃瓜群众们在比较好友量的同时,似乎也在暗戳戳地比较社交能力。


不过,好友数量那么多,你真正能“运营”起来的朋友,能有多少呢?


牛津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、人类学家Robin Dunbar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提出过一个著名理论:


受大脑皮层有限性的限制,人类智力允许其拥有的稳定社交关系最大人数是148人,四舍五入后是150人,一般不会超过200人。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“150”,它代表一个人可以和他人保持密切关系的最大数量。


Dunbar, R. I. M. (1992). Neocortex size as a constraint on group size in primates. 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. 22 (6): 469–493. 


哪怕你有很多很多好友,但在人类能力范围内,你能维持稳定联系的最多也就是150人。



这其中呢,平均每个人的密友数量是5个,指的是真正交心交肺的那种密友,这5个密友占去了你所有社交时间的40%;还有另外10个人,是我们经常联系的朋友,需要我们另外20%的投入。剩下的35人,与我们发生互惠互利的社交关系。


总的来说,我们会花费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与这最中心的15个人交往。这些人,也是我们最重要的社会支持。





03

 “家暴” 

兄弟姐妹间的家暴,怎么处理?

  

  

最近,电视剧《都挺好》正在热播,在前两天的剧情中,苏明成(哥哥)得知明玉(妹妹)大义灭亲、让老婆朱丽丢了工作,怒打明玉。


网友们纷纷表示“心疼明玉”,谴责苏明成是“人渣”,“怎么下得去手”。但明成对于明玉的欺负似乎是由来已久的习惯,更是苏家公开的秘密。


我们总说夫妻家暴、父母对子女家暴,那这种兄弟姐妹之间的“家暴”,该怎么说?


在大多数家庭暴力中,由于社会价值的影响,母亲的角色往往定位于“沉默的证人”:她们不会干预家暴的发生,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
苏父一句“以前他们打打闹闹,都是苏母管着,现在怎么还报警了”道清了苏家的潜规则:明玉很可能是被明成从小打到大的,并且苏母几乎不会插手干预。


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,明成“自由自在”地长大,自然而然地认为:“妹妹做错了就应该被打,并且我是她的哥哥,我有权利打她”。


这样的家庭暴力成为了苏家解决冲突的“合法方式”,作为旁观者,我们认为这样的暴力不可思议,可其实,兄弟姐妹之间的家暴也很普遍。


在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中,新罕布什尔大学的Murray Straus和他的同事们采访了3-17岁孩子的父母,讨论兄弟姐妹之间的暴力行为。每五个家庭中就有四个家庭报告说,过去一年发生过某种形式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暴力事件。对于这些家庭中的许多人来说,兄弟姐妹的攻击行为相对较小,包括推、敲、丢或扔东西。

其中,53%的受访者表示,兄弟姐妹之间涉及的行为具有很高的伤害性,比如踢、咬、殴打、威胁和借助物品的攻击。


Straus, M. A., Gelles, R. J., & Steinmetz, S. K. (2006). Behind Closed Doors: Violence in the American Family. New Brunswick, NJ: Transaction Publishers.


施暴者觉得自己有义务、有必要去干预家庭成员的行为及社交生活。或者,由于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,于是Ta们试图用暴力进行这种干预,解决这种冲突。


家暴的阴影不仅存在于夫妻之间,兄弟姐妹之间的家暴也同样存在,并且不可小视。


  



04

 “酒精” 

青年时期纵酒,可能会增加成年后焦虑的风险

  

  

前两天,Biological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,青年时期纵酒可能会增加成年后焦虑的风险。


研究人员将青年大鼠暴露在酒精中两天,然后间隔两天,再放到酒精里两天......这样持续14天。控制组的青年大鼠则被安排进同样浓度的盐水里,操作也是相同步骤的14天。


实验组旨在为大鼠模拟一种青年时期暴饮的狂欢状态,之后再对成年大鼠们进行焦虑评估。结果发现,即便在青年后期,大鼠不再纵酒,并且成年后它们也没有再暴露于酒精中,这些大鼠在以后的生活中还是表现出焦虑行为。


研究发现,这些青年时期纵酒的大鼠杏仁核内含有较少的Arc蛋白质,这是一种对于大脑中突触连接发育很重要的蛋白质。与未暴露于酒精的大鼠相比,这些暴饮大鼠的杏仁核中,神经元的连接大约减少了40%。


研究人员认为,Arc蛋白的减少是由表观遗传变化和增强子RNA的变化导致的,而这些变化都由青春期的大量酒精暴露引起。这种表观遗传变化是持久的,并且使成年后对于焦虑的易感性增加。

Kyzar, Evan J. et al.(2019). Adolescent Alcohol Exposure Epigenetically Suppresses Amygdala Arc Enhancer RNA Expression to Confer Adult Anxiety Susceptibility. Biological Psychiatry.


关于饮酒,民间有不少传言,像什么“少量饮酒有益健康”之类的说法更是不少。且不论这些说法的真假,只是对于青少年来说,如果真的会导致成年后焦虑,还是少喝为妙。




05

 “死亡教育” 

人大代表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


近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表示,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饱受病痛折磨,但家属往往会拒绝接受舒缓治疗,怕被认为不孝。加上如今年轻人自杀现象时有发生,说明我们对尊重生命相关教育有一定欠缺。他建议从中小学生开始开展死亡教育,让人们尊重死亡、尊重生命。


我们似乎活在一种否认死亡的文化中。明明需要面对死亡,却总是尽力回避死亡、避谈死亡。


回忆一下,你的死亡教育是从哪里获得的?


是电视剧里男女主高度浪漫化的生离死别?是“轻于鸿毛,重于泰山”的生死价值观?还是安全教育课上的教育视频?


对于死亡,这样的认识似乎完全不能赋予我们足够的勇气去面对。


直到啊,直面死亡的那种痛彻心扉,弥漫我们的全身。或许是朋友去世的突如其来,或许是宠物离世的刻苦铭心,又或许是至亲之人的丧失。


可是到了那一刻,当汹涌的悲伤袭面而来,我们也不知如何面对这些难过、恐惧,与迷失。



我们总把死亡和“不详”“不幸”联系在一起,这放大了我们的恐惧。与其一昧地逃避,不如开放地、诚实地讨论死亡。关于死亡的见解各有不同,但是这样的认知也好过被迫接受。也许我们开始谈论死亡的时候,对于死亡的恐惧、悲痛就减弱了。


就像一位看过太多死亡的医生所说:


当你真的理解自己真的会死,就是你只有知道自己必死的时候,这种生命的热情才能被激发出来。北京积水潭康复科医生 郭险峰)


所以啊,我们近乎空白的死亡教育,也许是时候增添一些笔墨了。


好啦,下期(随缘更新的)

简单心理WEEKLY再见吧!


龙虾✑ 撰文

转自微信公众号:简单心理